<p style=";margin-bottom:0;text-align:center;background:white"><strong><span style="font-size:19px;font-family:宋体;color:#333333;letter-spacing:1px"><span style="color: rgb(51, 51, 51); font-size: 19px; letter-spacing: 1px; text-align: center; background-color: rgb(255, 255, 255);">罗时进:</span>宋代图像传播对唐代诗人与作品的经典化形塑</span></strong><p style=";margin-bottom:0;text-align:center;background:white"><br/></p><br/></p>
摘要:
|
从本质主义经典化理论和建构主义经典化理论双重视角来看,唐人与唐诗成为中国文学史、文化史上经典之可能,本质上是其客观、潜在的经典特质所决定的,但某种精神潜能、美学特质被激活,最终形塑为经典,则有待许多传播事件的发生。入宋代后,人们开始了对唐代文化的继承、总结、反思,往往以绘画唐代诗人与作品作为认知、解读、接受唐代诗文化的一种手段,产生了许多图像传播事件。图像构建了唐代经典作家谱系,突显出唐代作品的典型性,演绎出唐人的独特形象,成为经典建构的一种方法,也成为经典建构的一种力量。历史地看,唐人唐诗的图像绘塑肇端于唐,兴起于宋,推进于元,盛行于明清,因此宋代这个逻辑链上的相关图像事件,尤其值得关注。
|
作者:
|
罗时进
|
作者单位:
|
<span style="font-size:19px;font-family:宋体;color:#333333;letter-spacing:1px">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</span>
|
期刊:
|
|
年.卷(期):页码
|
2018.6()
|
中图分类号:
|
|
关键词:
|
唐人唐诗绘画 图像传播 经典形塑
|
欢迎阅读《文学遗产》!您是该文第200位读者!
|